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7月13日上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与河南大学共同主办、乐动(中国)承办的“2024·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在音乐学院音乐厅开幕。
在简短隆重的开幕式之后,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郑茂平教授、哈尔滨音乐学院宋蓓教授、乐动(中国)院长王思琦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研究员分别就《一切教育问题都是心理学问题——学校音乐教材设计中的心理学关照》、《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的“时空观”——音乐心理健康的“多维”模式》、《学科交叉与融合视域下神经科学对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影响》、《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理论内涵及其美育价值》、《用音乐探讨人类认知奥秘——新时代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意义的思考》等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一、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
报告题目:《一切教育问题都是
心理学问题——学校音乐教材
设计中的心理学关照》(线上发言)
周海宏教授的主旨发言深入探讨了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心理学原理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周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作为人教版第十二套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执行主编,如何对一年级至九年级的教材进行一体化系统设计。强调了在教材设计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其他音乐审美素质。他提到,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关注两个核心要素:感性经验的多样性和打破常规的创新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点,教材中包含了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和丰富的文化背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感性经验。
周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心理学原理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包括先行组织者原理、迁移和记忆理论等。他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例如,通过先行组织者原理,学生可以建立起知识地图,从而在学习细节时更加清晰和高效。通过迁移理论帮助学生学习节奏和音高,利用记忆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面对音乐教育中的挑战,如学生对音乐的喜好与音乐课参与度之间的矛盾,以及普遍存在的“零基础循环”问题,周教授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他认为,音乐教育需要有所变革和突破,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他呼吁音乐教育者与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指导,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周教授还强调了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音乐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解决音乐审美和音乐行为中的问题,还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他介绍了其本人近期的研究工作,包括对儿童音乐偏好的研究,以及如何将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以指导学生掌握音乐审美实践中的复杂问题。报告的最后,周教授对音乐教育的未来提出展望。他希望中国能成为基础音乐教育的先进国家,并鼓励音乐心理学的同仁共同努力。他的发言不仅体现了对音乐教育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心理学在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中的巨大潜力。
二、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郑茂平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音乐心理健康
的“时空观”——音乐心理健康
的“多维”模式》
郑茂平教授的主旨报告探讨了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的时空观和音乐心理健康的多维模式。郑教授的团队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心理健康的核心根源是什么”、“中国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中国音乐与中国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开展了相关研究。郑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根本在于时空意识的建立,而中国音乐是构建这种时空意识的最佳途径。郑教授引用了古人的观点,强调中国音乐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认为音乐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手段,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建立时空意识,郑教授提出了内外两个方面的构建方法。内部构建主要通过静息态来实现,这是一种大脑的休息状态,有助于构建内部时空意识。外部构建则涉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和同步。郑教授强调,音乐能够诱发特定节奏的脑波,帮助人们进入静息状态,从而促进内部时空意识的建立。郑教授进而总结出了九种观念(九观),包括时空观、模糊观、尚悲观等,以及路径“七十二法”,用于探索和验证心理健康的原因。他特别强调了音乐在教学、表演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音乐不仅是技术和知识的展示,更是情感和文化背景的传达。随后,郑教授提出了二十四类心理健康干预和训练的方法,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方法包括音乐漂浮训练、音乐表达训练等,旨在通过音乐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郑教授强调了音乐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音乐在构建时空意识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价值。他呼吁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更加关注国民心理健康,发挥音乐的作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哈尔滨音乐学院宋蓓教授
报告题目:《学科交叉与融合
视域下神经科学对音乐心理学
发展的影响》
宋蓓教授就音乐艺术审美过程中视听联觉的机制作用做了深入探讨。她的研究团队选择了具有联觉特质的艺术家熊宁辉先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探讨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联觉表现。基于个案研究,宋教授的团队试图回答音乐审美过程中听视联觉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并期待未来能进行实证性研究。
宋教授介绍了审美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审美体验涉及认知、情绪和评价过程的交互作用,包括感觉运动、情绪评估和知识意涵三个环节。她提到,审美体验的神经加工过程涉及低层次感觉加工脑区的激活,以及高层次脑区的参与。宋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与联觉相关的脑区,包括丘脑、颞上沟和颞上回、前额叶皮层和顶叶皮层。她解释了这些脑区在音乐审美和联觉体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跨模态信息加工通路相互作用。宋教授还提到了她在牛津大学参加的国际联觉协会会议,以及国际联觉协会的成立和国际联觉日的设立。她指出,尽管中国的联觉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开始受到关注。
最后,宋教授简要介绍了她的团队在音乐活动中人际交互的神经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使用超扫描技术同时观测两个或多个个体在音乐活动中的脑活动变化。她的团队研究了音乐表演、欣赏和教学活动中的人际交互现象,以及这些交互如何影响对音乐作品的喜好程度。
四、乐动(中国)院长
王思琦教授
报告题目:《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
理论内涵及其美育价值》
王思琦教授深入探讨了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理论内涵及其美育价值,为音乐教育和审美心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王教授首先介绍了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研究背景,追溯至1981年赵宋光先生提出的“立美”概念,即建立美的形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建立内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对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的状态,包括音乐审美认知、音乐审美感情和音乐审美性格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以结构化的方式沉淀在个体的心理活动中。
王教授进一步探讨了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在美育中的价值和应用。他提出,音乐审美教育应从技能教育向情感教育转变,重点关注如何将音乐审美感情中的不同情绪体验,通过教育引导,转化为具有社会伦理道德意义的美感体验。他强调,只有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和引导下,音乐审美感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才可以实现向具有社会的、伦理道德意义的“美感”转换。
此外,王教授还讨论了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与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在音乐教育中不应忽视对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他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美的心灵的内在建构,即通过音乐活动使个体形成热爱美的心理定势和体现人类积极进步意义的审美价值取向。
五、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研究员
报告题目:《用音乐探讨人类认知
奥秘——新时代音乐心理学学科建
设意义的思考》
李小诺研究员分享了她对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学习和见解,探讨了音乐研究对其他学科的启示,以及对人类认知和世界认识的贡献。她通过引入两个关于音乐错觉和麦格尔效应的例子,深入浅出的为大家展现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并讨论了感知觉在音乐加工中的作用。
她指出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其发展受到心理学历史的影响,特别是冯特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音乐信息的感知和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她回顾了音乐心理学的早期研究,特别强调了音乐心理学由从属于音乐哲学、音乐美学在漫长的孕育阶段而成为独立的学科,实现了从纯粹的思辨性研究到融合了客观实证研究的转变。
随着认知科学的诞生,音乐心理学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变,多学科融合成为其主要特征。李小诺研究员提到了音乐加工的脑机制研究,以及计算机建模、机器学习、语料库和大数据测试等方法在音乐研究中的应用。她强调了音乐在社会功能中的重要性,如在公共场合建立亲密感和交流感,以及音乐对人类创造性的探索。她还讨论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指出音乐和语言在脑科学研究中的相似性,以及音乐在创作和表演中与语言的关联。她强调,如何从音乐的角度反观我们人类的认知,反观我们的心理状况,以及向多学科的交叉延伸,应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而有意义的任务。
最后,李小诺研究员提出了音乐心理学在新时代文化战略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音乐心理学在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独特作用。她呼吁中国学者应当继续深入发掘音乐与人类心理、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的关系,推动音乐研究的科学性和跨学科交流。